大凡我们对看病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医院以后,挂号、检查、开方拿药或者住院手术等等。但是不容置疑的一个现实是,这样的一种医疗模式得到的结果却距离我们的期望值有一定距离。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病的调理上,这样的医疗局限性更加凸显。
不一样的医疗——治病先治人治身先治心
针对此种现象,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即:治病先治人,治身先治心。
乍一看是不是有些吃惊呢,我治病来了,你怎么治我的人,我身上有病,不是心脏病,怎么要治我的心脏呢。
不是这样的,您理解错了。因为对于很多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失眠、便秘等,我们可以称为“生活方式病”,即由错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比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食肥甘厚腻、不吃水果蔬菜、熬夜、不运动、抽烟喝酒、挑剔刻薄敏感、争强好胜压力大等有关,如果不从根源上清除这些因素,只是针对高血糖、高血压、失眠等这些指标治疗,那就是治标不治本,病情无法得愈。所以,必须让患者认识到病因是什么,自己错误的生活方式是致病的根源,从而改变这些错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或者治愈疾病。
不一样的医疗——治病先治人治身先治心
这里的治心当然不是指的解剖学上的心脏,指的是人的心理。中医讲“百病皆生于气”,这里的“气”便是指不良情绪,包括恼伤肺、恨伤心、怨伤脾、怒伤肝、烦伤肾。我们人生不易,人生不如意者十八九,可语与人者只二三。面对人生坎坷与不幸,这样的不良情绪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到如何化解这样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很多“气”是属于家庭内夫妻间鸡毛蒜皮的小事,那自然就不能讲理,除非实质问题,讲付出讲感悟就可以,一切矛盾就会化于无形;同事间单位中的气,多是争名逐利引起,那就样正视名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得来的名利不要也罢,是你人生的枷锁和羁绊,需要看淡一些;朋友们就是一个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对自身的要求,不是你衡量别人的标准,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奉献不拘,回报无求”,义字当先……
临床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有的是夫妻之间闹矛盾导致一方血压高、失眠,这样的情况就要做夫妻工作啊,否则你吃什么降压药开什么中药方子也不能解决,这个时候就要追根溯源,看是什么矛盾,再讲解夫妻相处的一些问题,失眠高血压自然迎刃而解。
不一样的医疗——治病先治人治身先治心
再比如有的便秘失眠是因为孩子引起,孩子要高考或者就业压力,家长陪着一起急。那就要分析教育孩子的观点,如惯子如杀子,孩子有点压力受点磨难是好事,是人生的历练等等。
总之,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自己只要坚守自己的底线、理想和人格,一切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大道至简,自然生活就淡然许多,人生也就精彩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