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疗法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利君集团针挑疗法治疗疑难杂症 [复制链接]

1#

一、前言针挑疗法最早源于新、旧石器时代,距今约—年的历史。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利用石头作为工具,如用石头砍砸、切割等。而用石头作为“针刺”治疗疾病,有一个传说。有一个庄稼人和一户猎人相邻而居,一次,猎人腿痛,在家躺了几个月不见好转,只好咬着牙外出狩猎,上山时不小心跌翻在地,刚好有一块尖利的石片刺扎在他的痛处,流了一些血,回家后不久,腿痛竟然好了,过后不久,邻居人也患了腿痛,卧床不起,猎人看望种田人,告诉他自己上次的经过,于是种田人模仿猎人也上山去,将痛处跌碰到石片上,一阵剧痛后,伤口也流出了血液。不曰,也意外获效。当时由于医学的限制,他们简单地认为石头可以治病。后来,…—些聪明的人大胆尝试,不用去跌跤,而是用有刺的竹木直接刺扎在痛处,使之流出一些血,也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来源于石头的“砭石疗法。中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刺血、割治、针挑、放血就是由“砭石”发展而来的。针挑疗法在我国民间广为应用,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很多地方,针挑是治疗“痧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有一些乡村土医就是靠针挑谋生,有的专门开设了“针挑医疗馆”,靠一把不锈钢针,一些消*水给人看病,深受群众欢迎。笔者从事民族医药的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曰常大量的医疗活动中,觉得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成功是自己的最大充实。西医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中医也有他独特的专长。但是,还有没有一种更加简便,费用更低,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呢?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笔者将民间传统的针挑疗法和割治、针刺、放血、刮痧排*、拔罐等6种外治法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他们的共性,分析他们的各自特点,机动灵活地将几种疗法综合运用到I临床实践中。我们知道,现代人的疾病和古代人不同,现代人所患的疾病除了与生理因素有关外,更多地与社会因素有关,加上环境因素,使疾病的发生发展更为复杂。60、70年代,抗菌素只有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不到10种,青霉素一般每次只用40万单位,肌肉注射就有很好的效果,而现在一般的感染都要用到—万单位,而且都是静脉注射,用一联还够,还要用到二联、三联,抗菌素的种类也达到种以上。作为一名医生,您是不是感觉人们的疾病越来越复杂了?是不是越来越难治了?是的,我们往往在很多疾病面前束手无策,例如艾滋病,恶性肿瘤、乙肝、痛风、肾功能衰竭、心衰、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皮肌炎、肌萎缩、银屑病等,很多疾病均是发生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大量的实验表明,之所以在这个阶段发生疾病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免疫力低下,体内的潜在因素与外来因素作用于人体,当免疫防线被攻破就可诱发疾病。针挑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首先,它不依靠药物,对人体无损伤,无*副作用,成本低,对任何人都可以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针挑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它与针灸疗法不同,针灸疗法是一种单纯的针刺疗法,而针挑疗法是针刺、调理、排*的综合治疗过程,因此,它产生的疗效将是非常符合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反应过程。那么,针挑疗法的原理又是怎样呢?二、针挑疗法的治病原理1、调和阴阳凡患病处或器官必阴盛或阳盛,阴虚或阳虚,人体五脏六俯,四肢百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的整体。刺激机体某个部位(穴位),都发生相应的全身性反应,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依靠“自控调节系统来实现的。皮肤与经络紧密相连,对皮肤进行挑刺刺激,可以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达到调和阴阳的效果。2、改善微循环凡病痛处或器官,均与循环不佳有关,多表现在病变部位充血,暗黑,新陈代谢不佳。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瘀血是最常见的表现,如关节疼痛往往伴有关节红肿、青暗;痧症(现代医学称为感冒)者体表皆瘀血,因此,针铫可以刺激病灶,排出代谢产物,达到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3、增加免疫力针挑刺激皮肤、皮下组织、神经末梢、毛细血管,使局部产生化学、痛觉刺激,神经反射,将这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功能区域并形成—个新的兴奋灶,反射性地促进体液(含有各种肾上腺素、免疫球旦白等)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4、百病待治脾胃为先凡病先调整脾胃,五谷得化,百病皆除,因此,挑治也是人体脾胃的调理过程,脾胃功能正常,机体生理活动量也正常。5、减压理论壮医民间把针挑的作用机理称为减压,认为人体是一个四通八达,互相交织的“电网”(即火路),一旦电网发生“短路”,就会使通路受阻,局部形成高压,针挑就是解除“短路”,恢复正常网络,使人体处在一个“稳压”的环境中。

三、针挑组合法如上所述,笔者的针挑疗法不单是简单的针挑,割、挑、罐的综合运用。而是刮、为方便记忆,笔者将几种方法一一分解:刮——即刮痧,简称A割——即割治,简称B挑——即针挑,简称C罐——即拔罐,简称D通过对A、B、C、D的组合和应用,就会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组合,达到不同的效果。常用组合法及适应症:1、单纯法第一单纯法:适用于初发疾病,病在表者,热性疾病。第二单纯法:各种慢性疾病,病在里者。第三单纯法:各种急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第四单纯法:各种急慢性疾病,病在里者。2、复合法(渐进法)第一复合法:一般程度疾病。第二复合法:久发疾病,慢性反复发作疾病。第三复合法:久发疑难疾病的加强治疗。3、优选法第一优选法:一般常见疾病,慢性病。第二优选法:常见病,慢性病。第三优选法:一般,新旧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更多的组合,治疗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随着病程的进度进行组合。

四、临床常用挑治点1、皮肤反应点指在体表具有一定特征,代表一定病理变化的反应点。(1)中府穴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2)尺泽穴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3)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简便定位,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4)太渊穴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5)少商穴拇指桡侧端,距指甲角约0.1寸。(6)曲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屈肘仰掌取穴。(7)内关穴腕横纹中点上2寸,二筋间凹陷处。(8)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卞是穴。(9)中冲穴中指尖端的中央。(10)通里穴仰掌,腕横纹上l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11)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12)少冲穴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13)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约屈指拇指尖下是穴。(14)手三里在阳溪穴里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15)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16)肩髃穴肩峰端下缘,将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17)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18)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19)肩髎穴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20)翳风穴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21)少泽穴小指末节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22)后溪穴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23)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24)颧髎穴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25)颊车下颌角前上方横指凹陷中,咬紧齿时,当咬肌隆起最高点处。(26)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27)天枢穴仰卧位取穴,脐旁2寸。(28)足三里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处一横指处。(29)丰隆穴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30)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水平线取穴。(31)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32)环跳穴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33)风市穴大腿外侧中间腘横纹上七寸处,简易法:直立垂手,中指尖所到处是穴。(34)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简易法:正坐,屈膝,腓骨小头与胫骨小头连线为底边的等边三角形之顶点是穴。(35)睛明穴目内眦旁0.1寸。(36)赞竹穴眉毛内侧端凹陷处。(37)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8)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9)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0)肝俞穴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1)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2)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3)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44)委中穴腘横纹中央。(45)承山穴在腓肠肌腹下方,伸小腿时,当肌腹下出现人字纹处。(46)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47)地机穴小腿内侧中部,仰卧伸足位取穴内膝眼下5寸,正当胫骨胸缘与小腿三头肌间的凹陷处。(48)阴陵泉穴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的凹陷处(49)血海穴髌骨内上缘上2寸,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90度,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50)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距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51)曲泉穴屈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52)章门穴第十一肋骨端下方是穴(曲肘时尖尽处)。(53)期门穴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54)涌泉穴于足底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55)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56)长强穴尾骨尖下0.5寸,约为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57)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58)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59)哑门穴颈后正中线,坐位府首取穴,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60)风府穴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在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是穴。(61)百会穴头顶部正中线上,当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是穴。(62)上星穴头正中线上,入发际1寸。(63)素髎穴鼻尖正中。(64)人中穴在人中沟的1/3与中2/3交界处。(65)中极穴前正中线,脐下4寸。(66)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3寸。(67)气海穴脐下1.5寸。(68)神阙穴脐的中间。(69)中脘穴脐上4寸。(70)膻中穴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71)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72)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73)印堂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74)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处中。(75)定喘穴大椎穴旁开0.5寸。(76)夹脊(华佗夹脊)第一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77)十宣穴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78)四缝穴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79)膝眼穴屈膝、当髌韧带两侧凹陷处。(80)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2寸处。(81)兰尾穴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

五、临床常见症状及疑难疾病挑治点1、头、项强痛、眩晕主穴头颈肩异常反应点。配穴四神聪、百会、头维、丰隆、风池、风府、哑门、大椎、肩井、风门、后溪、印堂、太阳、少泽、外关、合谷、内关、列缺、太冲、涌泉。2、牙关紧闭、口眼喁斜、舌强不语主穴头、颈、面部阳性反应点。配穴列缺、合谷、翳风、颧髎、赞竹、哑门、人中、中冲、通里、颊车。3、惊悸、失眠、健忘主穴头、颈部反应点。配穴四神聪、印堂、太阳、内关、神门、丰隆、心俞、胃俞、三阴交、涌泉。4、各种眼病、目赤肿痛主穴大椎、背部眼点(患者将手由肩部向背部伸触,在肩胛骨内侧,中指指尖触及处)。配穴头维、印堂、太阳、风池、睛明、赞竹、颧髎、太冲、曲池、外关、合谷、少泽、后溪、肝俞。5、耳鸣、耳聋主穴头部反应点。配穴风池、后溪、翳风、外关、合谷、肾俞。6、颊肿、痄腮、齿痛主穴肿痛处。。配穴颊车、颧髎、翳风、曲池、手三里、合谷、列缺7、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失音主穴颈前、颈后反应点、天突、哑门、风府。配穴列缺、太渊、少商、合谷、曲池、少泽、后溪、涌泉、十宣。8、咳嗽、咳痰、哮喘、咳血主穴背部反应点、胸骨反应点、定喘、风门、肺俞穴。配穴心俞、膻中、天突、大椎、天宗、少商、太渊、列缺、中府。9、高血压主穴百会、四神聪、头部反应点。配穴天枢、章门、印堂。10、项背、胸、肋间痛主穴痛点。配穴中府、列缺、太渊、神门、外关、阳凌泉、风门、肝俞、胃俞、天突、太冲、期门。1l、脊、腰背、肩痛主穴痛点。配穴中府、人中、肩髃、天宗、天枢、肩井、风门、肝俞、脾俞、命门。12、鼻炎、鼻窦、鼻衄主穴鼻甲、少商、定喘、曲池、肺俞。配穴合谷、风池、上星、素髎、印堂。13、大脑发育不良、昏阙、昏迷、癫狂主穴四神聪、百会、上星、哑门、风府、心俞、太阳、印堂。配穴少商、内关、劳宫、中冲、神门、少冲、曲池、后溪、足三里、丰隆、风池、肝俞、太冲、涌泉、长强、大椎、素髎、人中、中脘。14、心悸心痛、烦燥不安主穴心俞、膻中、胸、背阳性反应点。配穴曲泽、内关、劳宫、中冲、通里、神门、少冲。l5、中风偏瘫主穴患侧头、颈、肢体阳性反应点。配穴内关、风池、风市、哑门、风府、百会、上星、人中。16、发热、中暑主穴大椎、人中、十宣、百会、少商。配穴曲泽、上星、内关、素髎、少冲、合谷、曲池、外关、少泽、后溪、风池。17、上肢麻痹、手臂麻木、挛缩、肿痛主穴患肢阳性反应点。配穴曲泽、内关、手三里、曲池、外关、肩髎、后溪、肩井。18、梅核气主穴颈、项反应点、心俞、肺俞、膻中穴。配穴上脘、中脘、下脘、天突。l9、胃痛、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主穴腰背反应点、脾俞、胃俞、上脘、中脘、下脘。配穴曲泽、内关、劳宫、天枢、足三里、委中、三阴交、地机、阴陵泉、曲泉、章门、期门、长强、命门、关元、气海、神阙。20、腰痛主穴阿是穴、反应点。配穴后溪、环跳、肾俞、委中、承山、地机、夹脊、命门、腰阳关。21、便秘主穴大肠俞、反应点。配穴涌泉、太溪。22、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虚劳、赢瘦主穴肾俞、心俞。配穴足三里、肺俞、大椎、关元。23、乳痈、乳汁不下主穴阿是穴。配穴足三里、肩井、期门、膻中。24、水肿主穴肾俞、脾俞、胃俞、肺俞。配穴天枢、足三里、神阙。25、不孕症主穴肾俞。配穴天枢、三阴交、中极、关元。26、下肢麻痹、麻木、肌肉痿缩、无力主穴阿是穴、反应点。配穴足三里、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三阴交、太冲。27、月经不调、痛经、血崩、白带增多主穴腰背、下腹部反应点。配穴天枢、丰隆、肾俞、三阴交、地机、血海、太冲、曲泉、太溪、命门、中极、关元、气海。28、难产主穴肩井三阴交。配穴肾俞、气海。29、阳痿、早泄、举而不坚、阴茎痛、遗精主穴下腹、腰背反应点。配穴心俞、肾俞、三阴交、地机、阴陵泉、太冲、太溪、命门、中极、关元、气海。30、小便频数、排尿不畅、遗尿、尿闭主穴腰背、下腹阳性反应点。、配穴委中、地机、阳陵泉、曲泉、涌泉、太溪、中极、关元。31、痔疮、便秘、慢性结肠炎主穴腰背阳性反应点。配穴大肠俞、长强、承山、百会、神阙、孔最、四髎。32、急慢性兰尾炎主穴腰背、腹部阳性反应点。配穴大肠俞、兰尾穴。33、慢性肝胆疾病主穴背部、腹部阳性反应点。配穴肝俞、胆俞、章门、期门、胆囊穴、阳陵泉、阴陵泉。34、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泉、膝眼、阴陵泉。35、百曰咳主穴肺俞、定喘、膻中。配穴四缝穴。36、阴痒主穴腰背、下腹反应点。配穴肺俞、脾俞、胃俞、肾俞、曲泉。37、疝气主穴下腹部,腰背部阳性反应点。配穴三阴交、太冲、中极。38、小儿疳积主穴四缝穴、疳积穴。配穴心俞、脾俞、胃俞、胆俞、肾俞。39、急慢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证、丹*主穴肺俞、肾俞、皮肤反应点。配穴风市、风门、委中、血海、大椎、曲池。40、小儿急惊风、抽搐主穴人中、十宣。配穴中冲、阳陵泉、太冲、涌泉、四神聪、印堂。41、风湿性关节炎主穴阿是穴及相应反应点。配穴脊柱挑夹脊穴、大椎穴,肩关节挑肩髎、肩井、肩髃、阿是穴,肘关节挑曲池、少海穴、腰骶关节挑腰阳关、夹脊穴、骶髂关节挑大肠俞、小肠俞、阿是穴。42、坐骨神经痛主穴环跳、压痛点。配穴肾俞、腰阳关、风市、膝阳关、委中。43、跌打肿痛主穴阿是穴。配穴伤处周围。44、关节扭伤、肿痛主穴阿是穴。配穴阿是穴周围。45、颈椎骨质增生主穴增生点、压痛点、反应点。配穴风池、,新设穴、大椎、风门、肩井、肩髎、曲池。46、腰椎骨质增生主穴增生点、压痛点、反应点。配穴腰阳关、大肠俞、夹脊穴、阿是穴、肾俞、环跳、风市、委中。47、肩周炎主穴压痛点。配穴肩髃、肩髎、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48、乳腺小叶增生主穴增生小叶顶端。配穴膻中、关元、手三里。49、类风湿性关节炎主穴阿是穴、皮下反应点。配穴八冈、八邪、足三里、太溪、三隆、曲池、合谷。50、腰椎退行性变主穴皮下反应点、腰1—5夹脊穴。配穴肾俞、大肠俞、命门。51、椎间盘突出症主穴阿是穴、周围反应点。配穴腰1—5夹脊穴、肾俞、大肠俞、气海俞、委中、腰阳关。52、脊关节退行性变主穴阿是穴配穴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膝眼53、颈椎病主穴颈椎压痛点,皮肤结节点。配穴颈4~5夹脊穴、大椎、患侧曲池、养老、合谷。54、痛风主穴红肿痛处、结节处。配穴太冲、合谷、阳溪、阳各、阳池、外关、太白。55、全身无汗症主穴太阳、风池、大椎。配穴华陀夹脊穴。56、手足心多汗症主穴心俞(双侧)、肺俞(双侧)。配穴劳宫、涌泉、肾俞。57、顽固性失眠主穴百会、四神聪、头部反应点。配穴心俞、肾俞。58、糖尿病主穴肺俞、肾俞、脾俞、胃俞。配穴鱼际、三阴交、足三里、内庭、太溪。59、高脂血症主穴足三里。配穴脐周四穴、脾俞、胃俞。60、甲亢、甲状腺肿主穴阿是穴、颈夹脊穴、合谷、足三里。配穴内关、太冲、泽前、三阴交。61、美尼尔氏综合症主穴百会、太冲。配穴晕听区、平衡区。62、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症主穴颈夹脊穴、大椎。配穴风池、侠溪、肝俞、太冲、太溪、肾俞。63、嗜睡病主穴神门。配穴三阴交、百会、脾俞。64、下肢静脉曲张主穴阿是穴。配穴足三里、下巨虚、条口、承山、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悬钟、太溪、昆仑。65、银屑病主穴十二井。配穴肾俞、肺俞、脾俞。66、白癜风主穴面部及周围。配穴肾俞、肺俞、脾俞。67、强直性脊柱炎主穴棘突上点、大椎、夹脊穴。配穴身柱、命门、腰阳关、肾俞、沟。68、尿路结石主穴痛侧右半躯体,前以前正中线,后以后正中线,肩胛下角连线以下,双髂前上棘连线以上分为左右泌尿区,每区纵横各间路5cm,在交叉点挑治。配穴肾俞、中极、三阴交、京门。69、子宫颈后屈主穴至阴、子宫、中极、气海、阳池。配穴肾俞、大肠俞、长强、八髎。70、子宫发育不良主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配穴脾俞、肾俞、肝俞、下腹正中子宫位置处。71、子宫肌瘤主穴腰骶、下腹部阳性反应点。配穴太冲、三阴交、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子宫。72、卵巢囊肿主穴腰背下腹阳性反应点。配穴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归来。73、输卵管堵塞主穴双侧输卵管、卵巢、子宫体表投映区。配穴关元、子宫、太冲、三阴交、合谷。74、闭经主穴关元。配穴肾俞、子宫、太冲、合谷。75、子宫脱垂主穴百会、气海。配穴维道、天枢、归来。76、小儿疳积主穴四缝穴、疳积穴。配穴脾俞、胃俞、肾俞。77、智能低下主穴四神聪穴再加4点,呈八卦形。配穴内关、太冲、太溪、人中。78、小儿脑瘫主穴四神聪、神庭、本神、脑空、脑户、颞三针。配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足智三针(涌泉1针,涌泉前后1寸各1针)、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手智三针(内关、劳宫、神门)。79、复视主穴眼周四穴(于眼脸上,距脸缘0.5cm)。配穴睛明、承泣、外关、三阴交、太冲、列缺。80、视疲劳主穴眼周四穴。配穴睛明、承泣、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肝俞。81、视神经痿缩主穴睛明、攒竹、承泣、瞳子髎。配穴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承泣、球后。82、白内障主穴攒竹、睛明、瞳子髎、鱼腰、承泣。配穴合谷、太冲、肾俞。83、色盲主穴攒竹、瞳子髎、睛明。配穴养老、右冲、风池、光明。

六、挑治方法1、器具准备不锈钢缝衣针(以5cm~8cm长为宜)、三棱针、火针、手术刀片、酒精灯、碘伏溶液、无菌小方纱、无菌棉球、竹罐、2%利多卡因、2ml注射器、创可贴、灭菌橡胶手套。2、寻找挑治点(1)将挑治部位暴露在自然光线下,室内温度要适宜,避免风吹曰晒或过冷过热。(2)皮肤要清洁干净,避免因皮肤污染造成的误差。(3)器官疾病先在体表投映区寻找,再循经寻找。(4)要将皮肤病出现的皮损和反应点区别开来,皮肤病有皮肤病史。一般压之会退色。(5)不易寻找的,可用手指在一定范围内按摩,或刮痧等方法,使隐伏的反应点显露出来。3、针挑方法(1)单挑法A、常规消*,医者右手拇、食、中指三指头在距针尖上面3—4cm处,无名指在针尾上部支持和调节运针,初下针时,持针要稳定,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太猛,针体与皮肤以15°~35°角度下针为宜。B、挑出皮下纤维,针尖挑着皮下纤维后,可适当地用沉劲以无名指压低针尾上部,提高针尖向上挑起,然后慢慢摇摆针体,将皮下纤维挑出;挑完第一挑点,再挑第二挑点,每个挑点务必挑断纤维,针挑过程中针体与皮肤表面夹角尽量以最小角度为宜,针挑时如遇出血,可用棉签把血抹净,再继续针挑,如挑出的纤维较多而不易挑断时,可用刀片割断,随挑随割。C、施术者要集中精力,眼明手快,用力均匀,有些部位不需挑出纤维,只将皮肤挑至微出血即可,如头面部,颈部,手足掌心等。D、每个挑点挑到一定程度,已无纤维挑出,表示该点挑治完毕,挑完后用消*药水消*针口。E、在挑时病人不宜过饱、过饥,年老、体弱、儿童患者、高血压患者、孕妇、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感染者一般不宜挑治。F、一般7~10天挑一次,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时间。(2)浅刺法A、常规消*B、医者手持针挑针垂直刺入反应点,深达皮下,动作轻巧,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过快刺激时间太短,过慢会造成病人疼痛不适,针刺后以皮肤微出血为宜,浅刺是一种比较方便轻微的刺激,一般用于初发疾病或病情较轻者。C、浅挑每3—5天一次,只要方法掌握好,也会产生有同样的效果。(3)割挑法A、常规消*,割治部位用2%利多卡因作一皮丘麻醉。B、用刀片在该部位作一深达皮下的0.2cm长切口,用挑法将皮下纤维挑断,挤出少量血液,创可贴盖住伤口。C、割挑法是割治和挑治两种疗法的综合应用,疗效会得到大大提高。(4)刮割挑法刮割挑法是在进行割挑疗法之前,先对局部进行刮痧,通过刮痧后隐行的皮下反应点会显露出皮肤表面,医者可以准确地在反应点进行治疗的方法,此法疗效会比割挑疗法取得更好的效果。(5)刮割挑罐法此法是在刮割挑法的基础上进行拔罐治疗,将组织内的瘀血、*性分泌物吸出体外,会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七、挑治疗法临床应用体会挑治疗法是老的民间疗法,将挑治疗法加以改良,加大加深对反应点和穴位的刺激,配合刮、割、刺、罐的灵活应用,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是笔者的首创。例如单纯的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只是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而没有排*和激活免疫的功效;刮痧、拔罐在激活免疫力和解*排*方面有优势,但对穴位的刺激很微弱,产生疗效的时间比较慢,因此、笔者发明的改良针挑综合疗法用于治疗疑难杂症,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针挑歌》针挑疗法木砭石,取穴定位源自经。赤橙*绿青兰处,信号绘制七色图。挑拉提拔深浅刺,轻重疾迟罐相宜。施针还需心神会,疑难杂病施妙术。

以上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