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气温干燥寒冷,很多人往往会出现手脚冰凉、关节疼、颈腰椎疼痛等不适,时常感到寒冷,造成这种现象通常是体质偏寒、气血不通、阳气不足导致的。一般体寒的现象女生会比男生多。
通常寒性体质的人有这些表现:
1、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
2、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3、痛经、月经推迟,白带多,质地稀薄。
4、脸色嘴唇比较苍白。
5、舌头带淡红色。
6、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动作有气无力、易腹泻。
7、女性月经来迟,且天数增多,多血块。
8、时常有疲劳、倦怠感。腰痛。
艾灸为纯阳之物,配合灸火,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御寒保暖的作用,经络气血疏通后,阳气提升充足后,身体自然就会暖和。
艾灸这6大穴位可温暖全身:
1、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好处。中医认为“大椎通阳”,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灸之有通经散寒、清心宁神、消除疲劳感、增强体质等功效,能够改善小儿哮喘、肩颈酸痛、手臂麻痹、发热、感冒、气管炎等症状。
2、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要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灸之有加快全身气血的运行、提高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的作用,能够缓解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腹泻腹痛、胃部疼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另外可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及中风、老眼花眼等。
3、关元穴
关元穴有“一穴暖全身”的说法。灸之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提高脾胃生化气血功能、促进肠道蠕动等作用,能辅助治疗脱肛、身体怕冷、容易疲劳、全身无力、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等症状。
4、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不管出现了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可对此穴进行艾灸来改善。灸之能够辅助治疗肾阴不足或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咽喉疼痛、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缓解肾阳肾虚所导致的四肢发冷。
5、命门穴
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灸之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肾,可以调理虚损腰痛、赤白带下等症状。
6、神阙穴
肚脐眼即神阙穴。灸之能温通元阳、调和脾胃、益气养血,能够辅助治疗消化不良、腹部疼痛腹泻及哮喘,另外也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调节五脏功能、延缓期衰老。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