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疗法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减肥降脂综合疗法
TUhjnbcbe - 2020/11/30 10:56:00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tlmymy.com/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不合理,缺乏适当的运动,人体内的脂肪堆积越来越多,以致肥胖。肥胖不仅影响工作、生活、美观,而且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我国肥胖人口已达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7%,我国城市人口中有23%是肥胖者,中国的儿童有55%是肥胖者。

面对肥胖所造成的危害性,同时为了给更多的人奉献健康与美丽,我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西医的理论,结合中医针灸、中药为治疗手段,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通过针灸和中药的综合治疗对肥胖患者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进行调整:一方面能够抑制肥胖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少机体对能量的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脂的动员及脂肪的分解,最终实现其减肥效应,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当机体代谢达到一个新的"调节点”,体重即稳定在一个新的水平,因此治疗效果巩固、持久、不反弹。

一、肥胖的类型

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此型最常见,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性疾病,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由内分泌性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引起的一类,约占肥胖病的2%~5%左右,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同时伴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P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颅骨内板增生症等多种病变,治疗主要以原发病为主。

药物引起的肥胖:某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精神类等。一般情况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

二、导致肥胖的原因

遗传;物物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神经精神因素;生活及饮食习惯;其他因素:性别不同、年龄的差异、职业的不同、环境因素、吸烟饮酒等。然而导致肥胖产生一般都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疗上多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三、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肥胖者为标实本虚之证。表面形体壮实,而实际为正气不足。肥胖多发于中年人,中医认为中年以后身体由盛转衰,活动减少,各脏腑功能渐弱,代谢功能降低故而发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而体重”。此外,因生活安逸,好坐好静,气血流行缓慢,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积于肌肤,导致肥胖。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肥胖。《素问?奇病论篇》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也提出“脾胃旺”的人能食而胖。过食也可伤脾,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溢于肌肤,表现肥胖。七情变化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必定影响饮食起居,引起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功能过弱过亢均能导致肥胖。

本病形成多由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之品,加之久卧、久坐、活动过少,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久卧伤气”,气虚气郁必使运化无力,转输失调,膏脂痰湿内聚,使人肥胖。或七情所伤,常致肝气郁滞,而使肝胆疏泄失于调畅,不仅影响脾之健运,气机之升降转输,而且胆汁不能正常泌输精汁,净浊化脂,则浊脂内聚而肥胖。由于脾肾气虚,肝胆失调,不仅造成膏脂、痰浊、水湿停蓄,也使气机失畅,脉道不利,而造成气滞或血瘀。

因此,肥胖病的发病机制实为本虚标实,本为气虚,标为湿、痰、脂,临床上当据证而辨。而辨证分型实属复杂,在临床归纳总结出以自拟消脂减肥丸为主方,配合针灸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自拟消脂减肥丸:虎杖,茵陈,荷叶,鱼腥草,泽泻,*精,云苓,白花蛇舌草,太子参,*苓,生山楂,炒草决明,绞股蓝,山药,酒*炭,苦参炭,山楂炭,银花炭,炒白术。

上药各适量,细末成梧桐子大丸,口服,每次6~9g,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功效:健脾益气,排湿降浊,消食导滞。分型针灸配合治疗:

1.脾虚浊阻型

证候:形体肥胖,疲乏无力,肢体困重,纳少腹胀,便澹尿少,下肢有时轻度水肿,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细或滑。

针灸:主穴:中脘,配阴陵泉、外陵、气海、滑肉门、伏兔、髀关。

背部主穴:脾俞、三焦俞配大肠俞、气海俞、承扶、阴谷、三阴交、承山。

2.胃热湿阻型

证候:形体肥胖,头晕头胀,消谷善饥,肢体困重,口渴喜饮,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脉滑数。

针灸:主穴:梁丘、内廷、足三里配天枢、上巨虚、水道、气海、曲池、支沟、中脘、太溪。

背部主穴:胃俞、三焦俞配八廖、承山、殷门、秩边、曲池。

3.肝气郁结型

证候:形体肥胖,胸腕胀闷,时而作痛,烦躁易怒,头目眩晕,妇女乳房胀痛,少腹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

针灸:主穴:天枢、太冲、照海配上巨虚、梁丘、关元、水道、足临泣、水分、三阴交、内关、神门。

背部主穴:肝俞、脾俞配胃俞、关元俞、承山、曲泉、秩边、殷门。

4.脾肾阳虚型

证候:形体肥胖,面色苍白,头晕耳鸣,恶寒肢冷,腰膝冷痛,纳少腹胀,便溏乏力,面浮肢肿,尿少,带下量多,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舌淡苔白,脉细沉迟。

针灸:主穴:三阴交、足三里配关元、天枢、水分、水道、血海、伏兔。

背部主穴:肾俞、脾俞配气海俞、胃俞、委中、环跳、承山。

5.阴阳平和型

实际体重在其标准体重与超重之间,没有任何不适应的证状者。

分析:来减肥的目的就是健美、瘦身、保健等。

临床同第一型。

辅助治疗:耳穴。

我国利用耳穴治疗疾病的历史相当悠久,从经络学来讲“耳为综脉之所聚”,耳与各个脏腑的关系相当密切,“肾气通与耳”、"肝病者……可耳聋不聪”、“肺气虚……是可耳聋”等。耳穴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泻脏腑、调节神经、内分泌平衡的作用。减肥治疗采用耳穴贴敷压仔法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体针的一种辅助,只可用手按压就可起到针刺的作用,用起来比较方便。对抑制饥饿感有强的作用。

常用穴位:脑、神门、胃、脾、肾、饥点、渴点、内分泌。5~7天更换一次,两耳交替取穴。

案例一:项某,男,58岁,天桥区人,身高cm,体重斤,体态不稳,需要家人搀扶行走,查体:BP:/mmHg,心率:次/分钟,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黑紫发硬,发热溃疡不愈、水肿、后仰坐态、坐时憋喘。自述:发胖20年,曾用很多种方法减肥,越减越肥,"减”至现在的斤(非常痛苦,生活不能自理,每日的大便是他最痛苦的事,胖,够不着擦屁股”。哎!想到过自杀,担心火葬场炉口进不去……亲自考察后,服安眠药片无效);现有冠心病、高血脂、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重度脂肪肝、高血压等,舌质绛紫,面色灰暗绛紫,苔白腻,脉滑数,二便调。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处方:自拟消脂减肥丸,每次6~9g,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针灸处方:因下肢皮肤坚硬,暂不能针刺,只选腹部、背部针刺,中脘、水分、滑肉门、天枢、关元、气海、水道、曲池、太冲、肝俞、肾俞、关元俞、气海俞、环跳、委中。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随症加减,连续治疗五个月,体重由原来的斤降至斤,患者自述有身轻如燕,又获新生(医院讲他只有三年的寿命,必须减肥)。查:BP:80~mmHg,心率80次/分钟,双下肢皮肤由黑变褐,由硬变软,各项指标均达至正常范围。如今5年已经过去了,他的体重一直在-斤之间浮动(此案电视台播出济南第一胖)o

案例二:王某,女,37岁,居住在济南十六里河,身高cm,体重斤,血压90~mmHg,心率80次/分钟,闭经四年,医院治疗(想要二胎),现在女儿9岁(体健),花掉近5万元,"下水道也没通”,现在已经放弃,舌淡苔白,脉滑。

中药处方:健脾利湿,疏肝通络。

自拟消脂减肥丸,每次6~9g,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针灸处方:中脘、气海、子宫、归来、中极、足三里、地机、血海、三阴交、次髎、肾俞、脾俞。

经过十次治疗后,四年来首次来月经,量少色黑,此患者说了句"我的下水道终于通了”,以增笑谈。此后随症加减,体重逐渐下降,月经40天为一周期,八个月后,怀孕生一子。

文章节选自《国医经验录》,作者:董楠,山东省济南市山医院。图片来源于沙沙野

1
查看完整版本: 减肥降脂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