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中医学一贯重视饮食疗疾,并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说法。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食物与中药并没有严格划分,但食疗与药物疗法则有所区别。药疗效果虽快,但药物性偏,苦口难吃,久服碍胃,故病人很难长期坚持服药。而食疗则配伍有方,炮制得法,使人们乐于接受,可以长期制食,而且食药同用,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
罗汉果
滑肠化痰解暑
清热润肺通便止咳
别名:神仙果、长寿果、光果木髓、拉汗果、假苦瓜;性味:味甘,性凉;归经:归肺、大肠经。
来源
罗汉果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广西、广东、贵州、江西、湖南等地。秋季果实由嫩绿色变深时采收,将采下的罗汉果晾晒数天后,50℃烘干,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5%。
以形圆、个大、坚实、摇之不响、色*褐、气味微甜者为佳。罗汉果常规贮存,易虫蛀、易走油,有效成分易流失,贮藏时间不超过1年,建议20℃以下,单包装密封,大垛用黑色塑料布遮盖、密闭库藏,此条件下药材质量保存较好,药效不易降低。
性状鉴别
卵形、椭圆形或球形,长4.5~8.5厘米,直径3.5~6厘米。表面褐色、*褐色或绿褐色,有深色斑块及*色柔毛,有的有6~11条纵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痕。体轻,质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内果皮)海绵状,浅棕色。种子扁圆形,多数,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浅红色至棕红色,两面中间微凹陷,四周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有槽。气微,味甜。
功效作用
罗汉果被誉为“东方神果”,于年开始载入《中国药典》。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热伤津证、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症。
常用选方
1.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罗汉果20g,代茶饮。本方有清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可保护嗓子,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
2.急性扁桃体炎:罗汉果1个,岗梅根30g,桔梗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2次。
3.咽喉炎:罗汉果1个,或加胖大海3枚,开水泡,徐徐咽下。
4.百日咳:罗汉果1个,柿饼15g,水煎服。
5.罗汉果五味饮:罗汉果15g,乌梅5g,五味子5g,甘草3g。水煎取汁代茶饮。此方有补中气、清肺热、利咽喉之功效,常饮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百日咳、咽喉炎、喉痛音哑等症有效。
6.罗汉果橄榄膏:罗汉果g,橄榄果g,蜂蜜g。先将罗汉果、橄榄果切碎入锅内加清水煎煮取汁,如此反复3次,然后将3次药汁合并浓缩后加蜂蜜熬成稠膏装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15~20mL,用温开水冲服。此方有清热、解*、生津、利咽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喉痹、风火喉痛、声音嘶哑、喉间红肿及肺热咳嗽、痰热蕴肺所引起多种症状。
7.罗汉果大海饮:罗汉果10g,胖大海5g,甘草3g。代茶饮用,1日数次。此方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治热病、心烦口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干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涩痛等症。
8.罗汉果薄荷茶:罗汉果30g,薄荷10g,青果5g,甘草3g。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此方有生津润燥、利咽喉之功效,对治疗咽喉炎失音、署热烦渴、痰火咳嗽、小便短赤等症有较好疗效。
9.罗汉果益母草汤:罗汉果15g,益母草10g,水煎服。本方用于妇女咳嗽,月经不调等症。
资料来源于蜀中集团董事长安好义编著的《中药材质量新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