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疗法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蜀中食疗每日一药当归
TUhjnbcbe - 2021/1/17 10:15:00

药食同源

中医学一贯重视饮食疗疾,并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说法。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食物与中药并没有严格划分,但食疗与药物疗法则有所区别。药疗效果虽快,但药物性偏,苦口难吃,久服碍胃,故病人很难长期坚持服药。而食疗则配伍有方,炮制得法,使人们乐于接受,可以长期制食,而且食药同用,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

当归

补血滑肠活血

润燥调经止痛

别名:云归、秦归、全当归、秦当归、云当归、川当归、西当归、岷当归;性味:味甘辛,性温;归经:归肝、心、脾经。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产于甘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主产于甘肃岷县。10月下旬植株枯*时采挖,选晴天,割去地上部分,地面晾晒3-5天后挖出全根,除去泥沙,待水分稍微蒸发后,慢慢阴干,建议洗净后直接40℃低温烘干,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5%。

以主根大、身长、支根少、断面*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当归常规贮存,易虫蛀,受潮霉变,见光、受热有效成分易挥发,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年,建议20℃以下,单包装密封,大垛用黑色塑料布遮盖、密闭库藏,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单包装密封冷藏,贮藏期药材水分控制在13%-15%。此条件下贮存,药材不易变质,药效不易下降。

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白色或淡*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以主根大、身长、支根少、断面*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气味较弱、断面变棕红色者品质较差。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功效作用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补血活血:

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萎*、眩晕心悸、失眠健忘、倦怠乏力等症;也治疗血虚瘀滞证,症见手足麻木、拘挛震颤、四肢无力等。据汉代医学典籍《注解伤寒论》记载,人体的脉络是血之府,全身的血都属于心,若要通畅血脉则先补心益血,所以张仲景在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病症时,都采用当归之甘温助心血。

调经止痛:

用于妇科诸证,为妇科要药。治疗血虚或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等,也可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病症。

润肠通便:

当归质地滋润,常用于血虚所致的肠燥便秘,适用于久病体弱、产后血虚所致的大便秘结,症见大便排出无力伴有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等。

止咳平喘:

用治因体虚所致的咳嗽喘息,可配伍止咳平喘药,如杏仁、桃仁等同用。

丰胸暖宫:

当归活血、去瘀,所以能够暖子宫、丰胸乳,是女性常备的治病保健药。取几片当归加一点花生、枸杞子、粳米,加适量水,煮粥,经期过后连吃7天,同时搭配扩胸运动,可以丰胸、暖宫,并可提高受孕率。

常用选方

1、补血养血:当归、白芍各9g,川芎6g,熟地*12g。水煎服。若痛经可加香附、延胡索;兼有气虚者,加人参、*芪,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炮姜、吴茱萸,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艾叶、阿胶。

2、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芪30g,当归6g。水煎服。

3、活血调经:当归6g,大米50g,大枣5枚。水煎当归取汁,与大米和大枣一起煮粥。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10天为1个疗程,能活血调经。

4、益气补血:当归6g,*芪20g,猪肝g。将猪肝洗净切片,放入当归、*芪加水适量,炖煮约1小时至熟,加盐、料酒调味,食肝喝汤。有益气补血的功效。

5、养血安神:当归10g,桂圆肉20g,大枣10枚,大米50g,红糖适量。共煮成粥,早、晚食用。能养血安神。

资料来源于蜀中集团董事长安好义编著的《中药材质量新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蜀中食疗每日一药当归